第二章_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书荒网 > 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 第二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

  第二章

  如何破局还没想好,寝宫里先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这天,卫蓁刚用过早膳,想着要不要再去文渊阁看看,踌躇间,就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尖利的嗓音:“皇后娘娘驾到!”

  话音未落,只见一位身着锦衣、鬓发高挽的女人疾步走来,略显慌乱的步伐丝毫不能掩盖她雍容华贵的气质。她皮肤细白,很显年轻,一看就知道保养得宜,唯有眼角的细微纹路悄悄诉说着她曾经历过的年月。

  刚才的通传已经告知了这位女性的身份,她正是原身的母亲,也是大周的皇后。

  还记得从红袖和绿荷那里听来的消息,十多年前,当今皇后育有两子,本想再要个女儿,无奈身体条件不允许,恰好原主的生母班婕妤,生她时因难产而亡,皇后干脆就将她养在身边,当作自己的女儿抚养长大。

  此时这位周朝地位最至高无上的女性,一手抚摸着卫蓁的脸颊,眼里似有泪花闪烁。

  “我可怜的蓁儿,母后不是故意这么迟才来看你的。你病的第三天,母后就亲自去护国寺为你祈福了,下山的时候,突逢大雪封山,这才来晚了,你不会怪母后吧?”

  看着大美人在自己眼前情真意切的样子,谁能不动容呢?

  卫蓁摇摇头,“您能来看望,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母后别担心,这不还没定下来吗,再说了,其他几位妹妹都那么优秀,不一定会选到我的。”

  翌日

  一大早,皇后就派身边的嬷嬷来请人了,彼时卫蓁寝宫的大门才刚刚打开,负者洒扫的宫人正打着哈欠在干活,空气中的白雾还未散开。

  “蓁儿,”皇后犹豫片刻,开口道:“与镇北侯联姻的人选,昨晚你父皇与我说了……”

  镇北侯,是小说中手握八十万兵马的实权人物,中州大地战火不休,周王室崩塌,男主称帝……一切的一切,始于他起兵谋反,是个不折不扣的背景板反派。

  “对了,我急着从护国寺赶回来,还为一件事。”皇后的眉上浮现了几缕愁意。

  还没影的事没必要放在心上,眼下最终要的还是找机会破解自身的死局。

  向皇后道过早安后,却见对方一直是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两人又闲话家常了一会儿,皇后讲了几件原主小时候的趣事,可见,她还是希望自己能想起来的。

  “蓁儿,以前的事,真的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了吗,落水这件事,还有印象吗?”

  “只要我蓁儿的身体无碍,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听到消息,她赶忙起身洗漱,匆匆用过早膳,就随嬷嬷一起来到了立政殿,此处正是皇后住所。

  听说原主和皇后的关系非常好,无奈她这个外来灵魂感知不到原主的情绪,面对这个名义上的母亲,无法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

  “母后一大早唤儿臣来不知所为何事?”

  “是儿臣,对吗?”

  “唉,母后只期望不要选中你,你向来身子骨娇弱,又是大病初愈,到了那等苦寒之地,该如何自处啊。”

  “没印象,真的想不起来了。”

  “你父皇有意与镇北侯联姻。”

  似是看出了她的疑问,皇后解释道:“据说皇上他想从几位公主中挑选合适的人。”

  皇后也像是察觉出这一点了,拉着她的手说道:“这次你失足落水,如果只是自己不小心倒也罢了,假如查出来是有人在背后使绊子,本宫定要他好看!”话语中带着一丝冷意。

  卫蓁自然还没有起床。

  卫蓁眨了眨眼,不太懂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猜到了,我就直说吧。”皇后凝视着卫蓁的面庞,昨日还满含关切的双眼现在充斥着哀愁与不舍。

  “此次你父皇与镇北侯联姻,实则行拉拢示好之意,因而要挑选一位身份足够贵重的贵女。之所以决定是你,全怪母后。”

  听到这里,卫蓁懂了。

  当今圣上有五子四女,适龄公主有三位,其他两位皆为地位较低的嫔妃所处,虽然原主生母的位份也不过是婕妤,但原主从小养在皇后身边,与皇后感情甚笃,早已与亲生的无异。

  卫蓁轻轻环抱住对方,不住安慰道:“不怪母后的,母后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给我关爱,如果没有母后,儿臣这些年不会过得这样平安快乐。”

  与皇后不过之见了两次,但是她能感觉到,皇后是真的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在关心原主,这是她所从未体会过的母爱。

  “万一西北没有那样糟糕呢,说不定会有许许多多与京城不同的景色和美食,到时候儿臣一定常给母后写信,母后不要羡慕我才好。”

  卫蓁故意挑些轻松的话儿讲,皇后眼中的哀愁也散开些许,不过还是带着浓浓的担忧。

  “是母后无用,无法劝说你父皇改变主意。但是你永远都是我的女儿,他日若是镇北侯府有谁敢给你气受,母后一定会为你出头!”

  卫蓁的那些话不全是安慰皇后的,毕竟待在宫中也是一样危险,出去了还能博个机遇,万一她能侥幸活下来呢,在宫里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每每想到原书中皇族后裔皆被斩首的结局,她就焦虑不已。

  可是,这些话她没有办法对皇后说。

  况且镇北侯府位于凉州,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与西域各国贸易来往频繁,她正好能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异域风情。当然,如果能够发现一些尚未传入的食物种子,就再好不过了。

  “母后对儿臣的爱护,儿臣铭记在心。”

  皇后对原身的舐犊之情卫蓁能感受的到,眼下倒也罢了,日后如果男主当真身登大宝,要屠尽前朝皇室,那么她想尽一切办法也会救皇后出去,权当占了原主身体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补偿。

  “蓁儿出嫁后,不必顾虑宫里,只需照顾好自己即可。母后能做的也不过就是为你多添置些嫁妆,好让你不要受委屈才是。”

  “对了,”皇后又想到了什么,“再过两日,赐婚的圣旨就该下来了,你要有个准备才是。”

  赐婚之事已成定局,再多的哀叹也无用了。

  于是,后面皇后一直拉着她的手,好一通叮嘱,等到晌午,方才放人。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赐婚的圣旨就到了凤阳阁。

  这一天,卫蓁从早上开始便隐约觉得有些意外的心慌,直到午后,红袖进来传话,说皇帝身边的福公公前来宣旨,她的心里蓦地安定了下来。

  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就不要再犹豫,一直看着前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下去就是。

  卫蓁略微整理了仪容,从容起身,准备到正殿迎接圣旨。

  一行宫人正在殿内等候,领头的是个面相和善的内侍,正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福公公。

  他见卫蓁到了,缓缓张开手中的明黄色绢帛,用阴柔的嗓音清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闻镇北侯燕景云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年已及冠,尚未婚配,观之已久,甚得朕心。今朕之爱女仪安公主卫蓁性秉温庄,度娴礼法,贞顺自然,言容有则。二人良缘天作,故朕下旨赐婚,宜令所司,择吉日完婚。望汝二人同心同德,莫负朕意。钦此!”

  语毕,将圣旨交由卫蓁手里,一旁的红袖极为上道地塞过去几粒碎银子。

  福公公笑呵呵地收下了,“公主,还没完哪。”

  卫蓁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皇上口谕,召您紫宸殿觐见。”

  “现在吗?”

  “您要是没什么事,现在就可。”

  换了身更为正式的衣物后,卫蓁就跟着福公公去了紫宸殿。

  这还是她穿过来之后第一次见皇帝,在这个时代手握生杀大权、享有至高地位的人,不知道和历史书上画的有几分像,想想就有点小紧张呢。

  经过几道通秉之后,卫蓁终于见到了皇上,这漫长等待时间都快把她的紧张感和好奇心给磨没了。

  不过这也使她看起来多了几分从容。

  “蓁儿,指婚的事你都知道了。”皇帝搁下手中正在批阅的折子,和颜悦色地对她说。

  “儿臣都知道了。”

  皇帝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面相温和,如果不是卫蓁提前看过小说,她可能真的会相信皇帝是个好脾气的人。

  在原书中,但凡有点戏份的男性,没有一个好相与的,对其他人或事的猜疑戒备无时不在,包括小说男主、眼前的皇帝和她那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夫。

  “蓁儿不会怪父皇要你远嫁吧?”

  赐婚的圣旨都下了,现在才来问她的意见,就算走形式,也不用这么敷衍吧。

  卫蓁腹诽,面上却还要装作害羞的样子。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蓁儿素来让朕省心。那燕景云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到也不算委屈你。”

  “父皇为儿臣挑的人自然是顶好的,只不过……”

  卫蓁话音稍顿,一道锐利的眼神便直射过来。

  她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此次远嫁,儿臣日后能否回京还未可知,愿父皇答应儿臣一个小小的请求。”

  “你说。”一听她有所要求,皇帝的语气马上冷了下来。

  “父皇给儿臣准备的陪嫁里,可否添一些食物的种子。儿臣知道凉州气候苦寒,即使给了种子也不易成活,但是这多少是儿臣在思念故土时的一点安慰啊。”

  卫蓁口吻真挚,自己都快要相信这番说辞了。

  皇帝果然被她说动了。

  “不过一些种子而已,又有何难。你的陪嫁,朕自然会给你准备最好的。”皇帝的语气又重新热络起来,“日后,不管几时想用些京城特产,都可让身边的人寄信过来,朕派人快马加鞭给你送去。”

  呸!真当她没看到他那暗暗舒了口气的样子,要是真提了什么过分的请求,眼下皇帝是会答应,但是一旦出嫁,只怕她在镇北侯府受尽委屈,皇帝也不会吱一声。

  事已至此,赐婚之事便以尘埃落定,她该好好备嫁了。

  出紫宸殿时,暮色已至,卫蓁踩着被拉长的树影慢悠悠往凤阳阁走去。

  她在不断回忆原书剧情,出了皇宫,只是摆脱了原主既定的死局,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安全无虞。

  嫁往凉州,他日若是镇北侯真的和周皇室打起来,只怕头一个被献祭的就是她,但愿两边能够维持表面和谐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