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_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书荒网 > 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 第四十六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两人商量定,随后立即着人在城里寻了几位工笔娴熟的画师来,嗯……就是为了快些将小册子上的内容简化成人人都能看懂的简笔画,还要将农具的图纸也多绘制几份。

  或许有些大材小用之嫌,但几位画师的职业素养无疑是值得赞赏的。

  农具的图纸自不必多说,依样画葫芦就是。主要是用作宣传豆制品做法的简笔画,卫蓁给出的几页纸勉强算个范例,更多的是帮助画师们打开思维,让他们参照后世这种漫画风格,创造出真正适用于当下情景的画。从画师们议定内容到动笔,辛苦一夜的产出堪堪够交由各郡农署。

  只一夜,想要绘出足够贴满整个西北八郡下各个村子的画当然是不现实的。从郡农署到下辖的各县,具体施为,还要交由更熟悉各郡农事的遣田官处理比较好。

  其间,刨去画师乍看到所要求模仿的画作后的怀疑人生的态度,和知晓画作用处后信誓旦旦要用毕生功力画好这几页宣传图等种种突发状况不提,在画师和学徒们的赶工下,总体还算顺利。

  绘制完毕,想到要一级一级的传播,有人说是不是该给这些图起个名字,起个什么名字好时,彼此起了分歧。

  卫蓁本着古人起名会比较好听的想法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们,大概是有燕景云在场的关系,结果画师们想出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离谱,从“菽究”这种保守的,到“济世图”、“安民图”这种格局无限大的,什么的都出来了。

  听着那些大气的名字,再瞅瞅桌上的简笔画,卫蓁非常确定这几页纸还配不上那般的高度赞誉。最后她果断忽视了其他人想出的过于夸张的名称,定下了“食豆宣传图”和“食豆漫画”这样朴实无华的名字。

  足够的通俗易懂,甚至不需多画师多余琢磨,就能使他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漫画”、“宣传图”应该是指画作的这种绘制形式,至于前面的“食豆”二字则是真正的名字了。

  多余的念头抛之脑后,他合上纸页,拿起了底下的册子,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一点点化为凝重,随即就是难以置信和狂喜等种种复杂情绪的交汇。待他复去拿底下的画纸时,手已是止不住地颤唞。

  于是,画师们最后那些妄图劝上改名的小心思也歇了。

  翌日一早,农具图纸、绘制好的简笔画连同附带的封面上书“食豆众法”的小册子就被快马加鞭送至各郡农署了。

  意识到这一点,众人先后期期艾艾地小心偷瞧燕景云,但人家完全没什么表示,一副这名字很正常很好的模样。

  他当即起身,压下喉间鼓动的情绪,冲门外吼道:“来人!去招几位画师过来,还有木匠也要!快些!”

  无他,作为一名遣田官,大半辈子都在与地里的事儿打交道,作物种植上他或许不如老农精通,但他的身份注定让他对农事了解的更加全面,所以,他太知道这几页纸的重要性了!

  冯秋身为安定郡的遣田官,最近一段时日,他每日早起贪黑都嫌不够。春耕前的这段时间,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不但要组织指导各县进行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且不限于祭祀、劝耕,还要进行公田的管理和统计。不过年年如此,勉强也算习惯了。

  可是忙碌中的冯秋心里惦着事儿,听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待他细看手边那放了好几个时辰的纸时,已是天擦黑。

  熬了大半宿夜的画师们面如菜色,但是大周仪安公主、镇北侯夫人赐的名,谁能说不好?谁敢说呢?

  不对!

  等等!

  冯秋回过神,得马上把这图多绘制些交给下面县啬夫,县啬夫主管一县农事,春耕在即,农具这些都用得上的,万万马虎不得。

  屋里倒是有一位敢说的。

  即便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上面突如其来的指令,平日里再谨小慎微的他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传令的小郎并未多说,三言两语间,匆匆将手里的东西交给他,便急急赶往下一地了。

  西北地贫,粟麦产量有限,菽耐寒易种却不能当主食吃,那玩意吃多了涨腹,人可能会生病,而这年头是生不起病的。可现在,这上面却直白地告诉了他豆子不但能吃、好吃,而且对人有好处。这样百姓们天寒地冻时也能有口菜吃了,好啊,真好!

  还有那农具的图,真是奇哉,妙哉,怎么端详都不够……

  初张开纸,乍看见上面的画,他还怀疑是不是谁借了侯爷的名义消遣自己,可转念一想,谁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薄薄几页纸,童趣的画风,他很快就翻完了,内心的激荡却久久不能平静……

  而这,只是一幕小小的缩影。

  这一日,西北八郡农署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速速给本官寻几位木匠和画师来!”

  谷安村

  天尚蒙蒙透着抹黑的时候,田老汉揣上两节自编的麻绳就出了家门。他得赶早去山上拾些干树枝叶来,等地里翻完土了放上面一点,烧烬的灰并土搅和到一块,用来肥地再好不过了。

  去年捡的干柴冬日取暖早就用完了,年关刚过天稍稍暖和一些,附近几个村里的人就先后进山捡枝。他早前也拾了些,但总怕不够,地嘛,说是他的命根儿都不为过,总是伺候地肥肥的才好出粮食。不过最近山脚下的枯枝都被拾得差不多了,他今天得往深里去去,要是能碰见早出芽的野菜就更好了,还能换换口,家中干菜早早吃尽,喝了好些日子的粥了……但不能多耽误,还有地等着翻……

  田老汉边走边琢磨,他脑中絮絮叨叨地想着,脚底下的步子却不慢,很快就到了村口。

  他起得早,一路上都静悄悄地没见什么人,临了,在村口瞅见个鬼鬼祟祟的影子。

  之所以说那人鬼祟,并非是天未大亮看不清身形的缘故,而是那影子立在别人的墙根下,明显在墙上摸摸戳戳的,不知道在搞些什么。

  田老汉攥紧手里的麻绳,小心翼翼地走近。距离越拉越近,那人的身影也逐渐清晰时,他心里方暗自松了口气。

  “里正,你不睡觉在人老宋家这儿弄啥?”

  一里八十户,里正即一里之长,作为和村民接触最多的吏员,马里正和这些村民都非常熟悉,此时手下不停,打了个哈欠回道:“上面发下来的画纸,要求在各村口都要贴上。”

  “那咋不白天贴,这会儿你看得清吗?”

  “你当我不想,还不为了你们。这会儿一贴,白天你们上地的时候刚好能看见。”

  “啥?这是给我们看的,上面老爷咋想的,这俺们也不识字啊。”

  “急什么,这图保管你一看就懂,到时候看完还想看,眼睛都舍不得摘。”

  “不信!里正莫诓俺,有这神奇,官老爷不自己留着看。”

  “年后就没吃过菜了吧,别怕,看完这画你就有菜吃了。”

  田老汉被马里正唬地一愣一愣的,当下也生了好奇,其中还有一丝微不可查的小期盼,万一呢,万一这图真有什么神用呢……所有画纸都已张贴完毕,田老汉凑到离自己最近的一张画前。

  不知不觉间,天边晨阳冲破晓雾,夜色被抹去,辉光洒下,云翳消散,柔和的光照在纸上,似好叫他看得清楚一般。

  “里正,这图俺真能看懂!”

  “早就说了,那不重要,你看画得……”

  “真的假的!豆子里能长出菜来,还能做酱吃?”

  马里正话未说完就被打断了却也不恼,谁让自己初见画纸时也是同样的无所适从呢,都一样。

  “真不真的,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我家里闷下的豆子已经出芽了。”

  他的话似并未提供什么成功的佐证一般唤回田老汉的注意力,对方仍旧目不转睛地盯着几页画纸,来来回回看了个遍,似怎么都不够。

  倒真叫他说准了——看得眼睛都舍不得摘。

  但舍不得也得放下,早起上地的人们路过此处,逐渐了围了过来,将他挤到了后头,薄薄几页纸成了众人眼里的宝。

  这一日,有多少人上地时还惦着画上的内容,又有多少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取出储存的豆子,小心的放到破旧的陶罐中准备闷豆芽……

  每个村口或墙或树上张贴的画纸,人人都能看得懂的简笔画,似也在人们心里发了芽。

  在食豆法宣传的如此顺利的同时,农具的推广却遇到了一点儿小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