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把妹的代价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书荒网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641章 把妹的代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1章 把妹的代价

  争论从始至终,张汉卿一言未发。但就这份镇定,让婉容很快判断出,他定非一般人物。

  可是不管怎样,陌生男子进入后宫,和皇后似乎有了亲密接触----未看清楚,不敢揣摩,但即使这样,都是犯了弥天大罪。对嬷嬷们来讲,这个人是不是皇上请来的贵宾并不重要,想来皇帝也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

  对于宫闱禁地,古代连皇太子未奉命都不可私下探望母亲,何况别人?

  她们坚持要拿下张汉卿,吵嚷声很快使远处不明所以的太监、宫女们纷纷围了过来。大裁员后的皇宫,头一遭把为数不多的人聚在一块,给萧瑟的皇宫带来一股暖意。

  嬷嬷们见人多了,也不便嚷嚷,便向陪伴张汉卿的太监说:“你们速去秉告皇上,请他定夺。”一边围住张汉卿,不让他离开。

  张汉卿根本没打算离开,这算哪门子事呢?民国开风气之先,男女授受不亲已经不被看重,要不然京津一带的大家闺秀能够坦然进舞池和陌生男人耳鬓斯磨而丝毫不觉得羞耻、甚至引以为社交界法宝?

  再说嫂溺叔援,权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年轻漂亮的皇后摔倒吧?那不是另一重大不敬吗?

  至于如果面前的不是年轻貌美的婉容而是丰|满得可怕的芙蓉姐姐、张汉卿还会不会这样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承受她的全部体重,张汉卿肯定会淡定地说这种假设不成立。因为碰到芙蓉姐姐这样来势汹汹的,他早会躲得远远的,那时纵然想救一时也轮不到他啊…

  一个太监火急火燎地去了,嬷嬷们一边帮助婉容扶起倒地的自行车,一边审视地盯着心中共同认定的小白脸,并用大无谓的精神用身躯挡住他偶尔射向皇后娘娘的眼神----非礼勿视啊。

  这些封建伦常的卫道士们,自以为占了伦理的上风,言语也开始不客气起来:“你是什么人?”

  一个嬷嬷开始发问。

  张汉卿微笑着:“刚才那位公公已经说了,我就不需要再度赘言了吧?”

  一个嬷嬷问:“刚才你做了什么?”

  张汉卿笑意更浓:“你们若是看到什么,就毋需我多说;若是没看到什么,也就毋需多问。”他笑看婉容,意含双寓:“我倒是想做些什么,可惜了。”

  这是什么话,是对娘娘赤|裸裸的调戏吗?嬷嬷们倒不敢再接口了,若是引出他什么更不好的话来,难收场的是她们。看他这么淡定,一定是大有来头之人。现在皇室不比当初,经历过几次风波,实在也不敢起大的风浪了。

  婉容虽然长在深闺,却不比她们更迂腐。她未出闺时也经历过西式教育,她也有皇宫中有英国籍的英文教师任萨姆。无论如何,张汉卿的行为在民国是正当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虽然他的手段有些上不得台面,他刚才趁乱时似乎也狠狠地揩了自己一下油。

  当然“揩油”这个词目前还没有成为流行语,但是有张汉卿在,一切都有可能。

  她想制止太监的脚步,却不知怎么说出口。扯到伦常的事,在中国人看来通常都是大事,何况事关皇家颜面。她有些担心面前的年轻人,不管怎么说,她对他毫无恶意,而他,也只是一种久违了的对自己的爱慕吧,她想。

  婉容和溥仪结婚当晚便发觉了问题。那晚应该是作为新娘子羞羞答答变为女人的美好一夜,然而新郎的皇帝却秉烛夜读到很晚,难道他不知道女人本身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吗?

  后来知道了,溥仪因在刚发育时服侍他的太监怕他晚上跑出去,便安排一些热情的宫女在他床上服侍他,不让他下床。他那里还是个孩子,完全由宫女来摆布,有时是两三个睡在他床上教他干坏事,一直弄到他筋疲力尽,第二天起床头昏眼花,连看太阳都是黄的…

  他把这些事向太监们说了后,他们便拿了药给他吃,吃了虽然又能对付那些如饥似渴的宫女了,但后来慢慢越来越感到对那些事没兴趣了…坏了的身子从此再也没能修复过来。

  溥仪年纪轻轻便落下病根再也不能人事,依然不能影响他的娶后纳妃之行,因为皇帝要给各方一个说法。无性婚姻导致婉容婚后十年仍是处女,毫不稀奇。自然,溥仪终身未育已不能搪世人耳目,这时便冒出来一个“风水论”。

  老太监信修明曾写道:“钦天监之选择最不相当吉日,近世纪有三错误。穆宗(同治)、德宗(光绪)、宣统(溥仪)三大婚礼。合卺之夜,皆当皇后月事来临,致而皆不圆满,终身不得相近。其为命乎?”

  不管他的归纳是否真实可信、把三个皇帝特别是溥仪不举归咎于钦天监选日子不对是否有科学根据,倒给后人一窥清宫秘闻之机会。

  接到消息的溥仪匆匆来临,他的第一道“圣谕”不是关心自己的皇后是不是被吃了豆腐,而是询问张汉卿有无受到冲击:“奴才们无礼,少帅请勿介意!”

  张汉卿豁达地不予追究。

  占人家便宜,再怪罪底下人,做人不能这么没道义吧?溥仪却不敢善罢甘休:这个少帅风头正劲,正所谓小人得志,难保有不满藏着后发呢,这个时候还是礼义尽到足吧。他向着几个嬷嬷:“刚才是谁得罪了少帅,还不赶快赔罪?”

  嬷嬷们大惊失色,忙不迭地下跪:“少帅爷饶命,奴婢们有眼无珠,冲撞了贵客!”

  她们在皇宫多年,早已把这里当成家了。皇帝为了交好于这位不知什么身份的少帅,对她们是毫不客气的,说赶出去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年中一次大清洗,宫人十去八九又不是没见到。这位小皇帝自小带到大,对他的秉性她们一清二楚。

  张汉卿倒不些不忍,而且更不习惯的是她们的下跪。都什么年代了,动不动就让人下跪,做人的尊严何在?他让开身,避开几个人的磕头----俺年纪小,受不起你们这么大年纪的一跪:“这是做什么?都起来!民国不兴这一套,再说也没多大事。”

  当然又一轮跪谢。张汉卿意兴阑珊,连调戏皇后的心思也没有,这解放人民思想的重要使命,是任重而道远呐!

  溥仪果断收场,他告诉张汉卿:“于姑娘也回来了,另外宫内已经备好酒宴,正等着少帅入席。”

  不知是否有感于溥仪的盛情,反正张汉卿兴致很高,这点于一凡感觉出来了。碰到什么欢喜事了,让小姑父如此高兴?酒足饭饱之后,张汉卿对溥仪说:“只要你听我话,别再掺和政治上的事,我保你可以在紫禁城内呆得好好的。”

  虽然这话有些专横,溥仪却心内大暖。有少帅一句话,今后被赶出紫禁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更可贵的是,少帅同意他呆在皇宫,那是变相告诉世人,他是承认民国和清廷签定的《皇室优待条例》的。

  有了这份保障,大清江山的基业可以有机会世泽绵长的…

  不过如果他知道,张汉卿保留他的皇帝尊号,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征服婉容这个皇后、寻找当“夜皇帝”的感觉,不知作何感想?因为没有了皇帝,那皇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张汉卿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奉系完全主导中央的局面是延续辛亥后的民国,有法统上的合理性,因此尊重那个条例成为必然。不像后世的国民军,其目的就是驱除溥仪这个“鞑虏”。

  此外,忠于满清的还有不少或明或暗的存在,把溥仪这个皇帝供在手心,有助于瓦解或牵制这些力量对奉系的敌视态度。毕竟,满清在东北的底子还是有的,而东北正是奉系的大本营,还是日本人盘踞的地方,能减少一个潜在的敌人,就相当于增长了一分力量,这就是统战。

  少帅访问皇宫并给予皇室的保证一事立刻像长了翅膀一样传进了京城大小王府宗室的大院,立时给了保皇党们一个信号:可以喘口气了。

  而原本一直呼吁取消逊帝帝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舆论难得地没有过多评论,他们都认为这是少帅着意为之,就是要和国民军唱反调:你擅自冲击皇宫,我不但马上阻止还立刻还以颜色,这是一种政治反击手段,我们就不陪着玩了。

  至于张汉卿所提的保证云云,他们也都未必信但也不好置噱,毕竟那是开创民国的前辈们都同意的,扯不到张汉卿身上…

  不过溥仪自此像吃了颗定心丸,开始盘算起是否有可能真的搞出“虚君制度”来。那样,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将不会是总统、不会是总理、不会是国会主席,而是他这个皇帝。

  少帅在自己面前应该是想讨价还价的,不然他为什么并没有延续民国的总统制而非要别出心裁地设立一个“执政”的虚职来过渡?

  不能说他想当真皇帝的心思太过迫切了,任何的蛛丝蚂迹都能联想一二。不过段祺瑞这个执政确实是空架子,大伙儿都看得出来,也难怪他多想。于是溥仪对别人都可以和颜悦色,因为人家可能不鸟他;但是对段祺瑞则不必,替换他是必然的。

  当然现在名义上段祺瑞还是中华民国的元首,只有溥仪心里已经完全替换了他,因此在不经意间表现了出来。所以一次段祺瑞会晤溥仪后很生气地骂道:“鄙人不才,忝为国家|元首,这小子到今天还摆皇帝的臭架子,真是岂有此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txt.com。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tx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